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李树德的个人主页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廊坊师范学院教授、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。中国译协专家会员、河北译协理事、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主要著作有:《英语特殊结构》、《英语修辞简明教程》等。翻译《欧·亨利全集》(合译)、《助你成才》等。获省优秀社科奖两项,1995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“优秀教师”称号,1997年获“曾宪梓奖”。在《人民政协报》、《世界》、《世界文化》、《文学自由谈》、《散文》、《新华月报》等报刊发表作品数十篇。2000年获《人民日报》征文三等奖,2012获河北省作家协会“我的读书故事”征文一等奖,获上海“走进巴金故居”征文二等奖。

《英语专家答疑解惑 200问》 前言  

2010-10-28 22:02:48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

我国唐朝文学家韩愈说过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我在大学从事英语教学30余年。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,深知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。平时除了课堂教学外,特别重视学生们在各种场合提出的问题。这些问题涉及到英语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,从语音,语调到语法,词汇,从阅读理解到翻译技能。除此之外,还涉及到他们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英语,报刊上一篇文章中某个句子如何理解,街面上某个英语标识语是否正确,中文里夹杂的英语字母PK,AA(制)的原词是什么,等待等等。可以说五花八门,应有尽有。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,我总是认真对待,自己知道的,当时就给予回答,自己一时不能回答的,就老老实实地向学生承认,自己也不知道,回去查找资料后再回答。

我觉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有典型和代表性,因为大多数是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实践中遇到的。对这些问题,他们曾反复讨论,但难于下结论,或不知正确的结论是什么。这时候才来问老师。有些问题,他们还曾经查找过教科书,词典,或者词汇、语法方面等书籍,大都是一般语法书未予涉及,或者即便涉及但语焉不详。于是,我就把这些解答过的问题记在本子上(后来又记在电脑上)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积累的问题和答案就越来越多。

几年前,一家旨在辅导大学英语学习的报纸向我约稿,请我主持一个“问与答”的专栏,每期选4-5个问题,由我来回答。问题的来自两个渠道,一个是报纸收到的读者来信,另一个渠道就是我教学中积累的学生问题。这个专栏虽只持续了一年的时间,共解答了近50个问题。但影响很大,很受欢迎。一些大学生朋友和英语老师,通过这个专栏认识了我,就直接给我写信,提出种种问题。后来,又有其它报纸和刊物以“专家答疑”,“读者信箱”,“Help Workshop”的名称开辟专栏,约我回答同学们的问题。几年下来,积累了几百个问题。

现在从这些解答的问题和我积累的问题中精选出200个,结集成这本书出版。本书有以下几个特色:

1、内容丰富有趣《英语专家答疑解惑 200问》  前言 - 李树德 - 李树德的个人主页《英语专家答疑解惑 200问》  前言 - 李树德 - 李树德的个人主页   书中的问题涉及到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很多方面,问题五花八门,有很大的趣味性、可读性。例如,有的同学问在阅读中遇到“a duck, duck, duck, goose game”,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游戏。笔者查找了很多书籍和材料,都没有得到答案,后来询问外教,原来这是一种与我们小时候的玩过的“丢手绢”相似的游戏。在获的问题的答案后,同学们还可以在英语晚会上表演这个游戏节目。再如,为什么含有Dutch词组:go Dutch,Dutch courage等都含有贬义?yahoo(邮箱),google(搜索引擎)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,它们本身是什么意思?等等。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,答案也很有趣。

2、实践性强   书中的许多问题来自大学英语的各类教材,涉及到大学英语的各类考试,如PRETCO-3,CET-4,CET-6,TEM-4,TEM- 8等,问题几乎涵盖这些考试各种题型。特别是对一些似乎难以判断的选择题,不仅给出正确的答案,而且详细讲解了“此是彼非”的依据。使同学们不但知其然,而且知其所以然。另外,还有许多问题到涉及学法,如何练好语音,如何练好口语,如何高效记忆单词等,对这些问题,笔者都根据自己多年学习英语和教授英语的经验,给出行之有效,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。例如,就如何高效地记忆单词,作者的两条是:一“有意识地记单词”,二“成组地记单词”。很多同学反映,运用这两条,记忆单词不再是枯燥的事情,并很快地扩大了词汇量。

3、知识性强  书中还有一些日常使用英语方面的问题。例如,有的同学想请他们的外教吃饭,但又怕出现尴尬局面,不知餐桌上有什么礼仪;还有的同学问,当外教与他告别,要骑自行车离开时,他好意说“Ride Slowly”(慢点起),而外教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,不知这究竟为什么。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中外文化的差异。对这些问题,笔者都从源头做了解答。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西方文化知识,增强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。

本书可供大学生(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),研究生和其他英语学习者,爱好者作为英语学习的参考书阅读。你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你要问的问题的答案,获得有用的语法、词汇、修辞知识。也可以作为床头的阅读材料,你会获得有益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。

由于作者水平有限,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,不吝赐教。

  

李树德 

2010年10月20日  于廊坊书枕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27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